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获教育部批准,四川大学公开反对并向教育部和四川省提出行政复议。教育部回应称改名符合规定。
四川大学为什么会提出质疑呢?
首先,教育部认为,“四川医科大学”校名历史上没有使用过,该校名与“四川医学院”和“华西医科大学”的名称存在明显差异,更名并无不妥。
但四川大学认为,“四川医科大学”的简称易与2000年9月并入四川大学的华西医科大学的历史曾用名“四川医学院”的简称“川医”混淆(容我仔细想想),而“川医”是社会对华西的公认品牌。
看到这里其实我们都明白了,四川大学的质疑不是四川医科大学的名称,而是其今后可能会用到的“川医”的名称。
对于学校来说,两个字的称呼是最为方便和广泛的,比如“哈佛”、“清华”、“北大”等等,四川大学也被习惯称为“川大”,同样的道理。但是,两个字的名称相对来说是一种较稀缺的资源,比如“北大”被北京大学使用之后,“北华大学”就不好再用;“山大”被山东大学使用之后,“山西大学”就不好再用。
在实际的宣传中,学校的简称除了学校本身的名气、影响力之外,对该名称的保护也尤为重要。比如“山大”的名称,山东大学在2003年即委托千慧商标事务所将“山大”进行了商标45个类别的全类别注册。在2005年又将带有“山东大学”和图形的校徽进行了45个类别的全注册。
在对学校的商标保护方面,山东大学是一个典范。其就学校的全称和简称的保护范围比北大和清华还要广泛。
回到“川医”的上面。
因为四川医学院、华西医科大学或者四川大学握有“川医”商标,即使在当地或者四川医科大学的学生会将学校称为“川医”,但若牵扯到商标侵权问题,有商标的一方无疑占有巨大优势。
实际情况呢?上面只是假设。
目前为止,商标全部45个类别中,“川医”商标仅有3件,3件商标分别于2004年、2008年、2011年在第44类“医院、医疗诊断”等服务上申请,目前均已无效,申请人也并非四川大学。
“川医”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类大学,从1953年到1985年,最早的名字是“四川医学院”,“川医”之名直至今日。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以及被他人使用后的影响不容小觑。
四川大学并非不注重商标的保护,其商标总申请量也在100件左右,但对于“川医”的名称争议是从自身方面找原因,还是质疑教育部批准另外一家学校的更名是否合理?
这是需要川大考虑的,也是需要中国的大学们考虑的问题。
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微信公众号:千慧商标(qianhuishangbiao)。
扫一扫,关注千慧商标微信公众号,每天接收最新行业资讯。
What's New
【专利热点】未申请专利之前签订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
【专利热点】专利申请权的概念
【商标热点】备用商标与正在使用的商标有一定的相似之
【商标热点】联合商标、备用商标和防御商标
【商标热点】统一商标和分商标
【商标热点】商标性质、功用上的分类
更多>>
联系我们 | 关于千慧 | 加入千慧
千慧邮箱:
qianhui88817788@163.com
千慧地址:
济南:山东省 济南市 经十路12111号中润世纪中心1号楼20层
北京: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6号中国技术交易大厦A座1211-1216室
日照: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188号日照大厦109房间